描述: 描述: 導師雙週報

S.A.O NO.130-104.10.26

描述: 描述: 期刊首頁描述: 描述: 學務處描述: 描述: 學輔首頁描述: 描述: 導師意見信箱

描述: 描述: 教育部政令宣導描述: 描述: 導師手冊描述: 描述: 相關網站連結描述: 描述: 學務通報

   
104
學年度第一學期導師時間課程實施計劃表

課程

   

法治教育宣導

   

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防治之處理

描述: 描述: 壹、學務活動與最新消息

綜合服務組

一、期中全校導師工作研討會召開時間更正,原定1041112(星期四)  中午1320

更正為1041112(星期四)  中午1220

    報名:至本校「行政資訊網」報名,報名時間為10/23()~10/30()止。

        網址:http://192.192.45.39/SA2008/Main4SA.asp?ScrX=1255&ScrY=860&RUN=

    地點:國際會議廳2樓演藝廳

          附件:開會通知、議程

二、班級師生座談會活動餐費1200元已於911日撥付至各班導師帳戶

辦理座談期間:104914日起至1120日止。

請導師於1125日前,將班級師生座談成果報告表交至各系辦,由系辦統一收齊後於1127日前送至A103室,以利核銷經費。

 

生活輔導組

一、警政署反毒影片「勇敢的心」宣導資訊,影片電子檔紫錐花運動網站(http://enc.moe.edu.tw)/文宣專區/反毒影音,歡迎下載運用。

二、K早晚膀胱被K.O.還會讓你做惡夢。附件:宣導文宣

    拒毒八招:1.堅持拒絕法2.告知理由法3.自我解嘲法

             4.遠離現場法5.友誼勸服法6.轉移話題法

             7.反說服法   8.反激將法

三、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多項毒物資料庫與風險溝通平台內容包括:

 環毒與食安議題、國內外毒物資料庫彙整、及毒化物影片及線上學習網站,歡迎參考運用。

四、居安全宣導

校外居意見調查,請各班校外居生針對居問題提出意見,並於104.10.30前送生輔B(B101)邰承志教官彙整,以協助解決。

五、失物招領

本組上學期接獲同學拾獲遺失物品眾多,物品已刊登在軍訓室網頁之失物招領區,可上網查閱,並請有遺失物品之同學,攜帶身份證明文件至教官室領取。

(失物招領區http://www.meo.cnu.edu.tw/?.p=HEYY&.hl=zh-tw\)

 

衛生保健組

適逢梅雨季節,雨後積水容器增加,使得登革熱流行風險激增,因此,提醒各單位應澈底清除不必要的積水容器務必落實「巡、倒、清、刷」,以免孳生病媒蚊。除了定期的自我檢查外,雨後應機動性的巡視檢查。

 附件:嘉南藥理大學登革熱防疫宣導

 

學生輔導中心

一、本學期心理健康種子教師培訓主題為「情感教育」,課程影片均已上傳嘉藥影音網學習館http://cvod.cnu.edu.tw/category/show/id/506#506-1,歡迎其他有興趣的導師點選觀看。

二、學輔中心提供班級輔導資源簡報,共分成「生命教育(含人際關係)」、「生涯教育」、「性別平等」、「愛情關係」、「憂鬱防治」等6大主題,各主題的宣導重點已編製使用手冊並提供下載,歡迎各導師視班級狀況,適時使用以進行班級輔導。http://www.scc.sao.cnu.edu.tw/?.hl=zh-tw&.p=HjLL&.f=x012&.qio=Q20140904152905218

三、近來適逢天氣轉換,為情緒困擾好發時節,敬請各導師多加關懷班上學生,若有相關問題需諮詢討論,身心科醫師將於11/5()1000-1200至本中心駐診,歡迎提出申請!煩請務必事先預約,且恕不提供藥物治療(分機1217-1218)

 

描述: 描述: 貳、導師輔導知能

主 題:
                       退出紅色警戒 活出好心情-談自殺防治

 

描述: 描述: 心靈花園-案例分享

描述: 描述: 心靈捕手-充實您的輔導知能

描述: 描述: 心靈急救箱-導師V.S心理師問答集

描述: 描述: 心靈花園-案例分享

描述: 描述: *
案例分享:
   

反課綱微調北高發言人 20歲林冠華燒炭身亡。

 

林冠華家人是在今日上午830許,發現他的房門自內反鎖打不開,在用鑰匙開門後,才驚見他已身亡,隨後,警方接獲報案前往現場證,識人員在其房內發現一個盛裝木炭灰燼的烤肉架,房門縫隙則是被用膠帶自內封死,且大體呈現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現象,明顯無外力介入造成死亡。警方在證完成將林冠華大體移往板橋新北市立殯儀館,並在下午報請檢方進行相驗,家人也由警方製作相關筆錄。【ETtoday 20150730

描述: 描述: 回文章頂端

描述: 描述: 心靈捕手-充實您的輔導知能

 

現代人壓力愈來愈大,每天翻開報紙都能找到幾則令人惋惜的自殺事件,讓世人唏噓不已。自殺已成為國內青少年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就校園內而言,自殺意念在學生族群中是普遍的,根據過去一些學者以大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約有20-43%的大學生過去一年曾經想過要自殺,約有5-10%的大學生最近六個月有嚴重的自殺傾向,還有4-5%曾採取自殺企圖的行動。雖然這些研究多半是以美國大學生為對象,但是台灣的數據可能相去不遠,甚至更高(因為台灣的自殺率高於美國)。根據一份2002年以台灣北區某科技大學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過去一星期中曾有自殺念頭的比例竟然高達83.5%,還好這些學生的自殺念頭絕大多數都是一閃即逝,僅有0.5%的人會持續地想自殺。另外,還有6.3%的學生過去曾有過自殺企圖(吳美玲,2002)。師長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早一步察覺自殺意圖,以防範學生走上不歸路?在面對自殺議題時,我們會不會產生對於自殺可以做到預防的疑問?

 

一、自殺可以預防嗎

          個人會選擇面對自殺這條路,原因其實並不單純。然而一般人或大眾媒體總是習慣用「單一」的解釋,例如某人是因為生活上遭遇到挫敗與不幸事件,「一時想不開」而自殺等等,媒體也喜歡如此報導以提高新聞性,這其實已經違背了求真的原則。

          事實上,如果失戀或失業之類的日常生活事件就足以造成自殺,那麼全世界的人口比例就不會居高不下?不錯,遭遇失戀、失業等生活挫敗者的自殺比率要比一般人口高6倍,但是嚴重的憂鬱症患者更高達41倍。有98%的成人自殺死亡者,在自殺之前患一種或多種精神疾病,而最常見的是重鬱症、酒癮藥癮與人格障礙。這些發現與西方同類研究結果相似(鄭泰安,2002)。自殺行為的形成包含了先天與後天因素,個人雖然遭遇重大變故,但如果沒有重鬱症、酒癮藥癮或衝動性格,自殺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國內也有研究指出,許多具有自殺傾向的人多半有跡可循,如果能夠早一點面對情緒或精神上的問題,及時就醫,或許可以預防或降低悲劇的發生。

 

、我們對於自殺行為的迷思

         在前面一段的文字敘述中,媒體容易用「單一」的解釋來報導自殺事件以提高新聞性,造成大眾對於自殺事件或議題產生迷思,接下來,我們就針對一般人容易有的迷思,來作進一步的清與說明:

1. 自殺無機可循,防不勝防?

       「事實正好相反」,自殺不但有跡可循,且可預防。「語言和行為表現」的線索常是重要指標。當學生突然變得退縮、逃避、安靜、孤僻、不願和人接觸,或是以前很安靜的孩子突然引人注意等,就要提高警覺。最典型的症狀是任何言行舉止都有種告別意味。此外。從環境線索也看出一些跡象,當事者與重要的人分別,例如好友過世、父母離異、人際關係不佳、感情進展不順,都是引發自殺的原因。

2. 自殺主要的目的是引起他人注意

         自殺的動機「不一定」是引人注意,而是一種「求救行為」,是尋求外界援助的方式。單純為了引起他人注意而自殺的案例非常少,自殺者的共同目的是尋求問題解決之道。若自殺者認為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會先採取其他作法,往往是個案心理或生理上經歷到無法處理的痛苦或困境,認定沒有辦法解決,才會走上自殺的不歸路。

3. 會談論自殺的人,不會選擇自殺?

         關鍵在於自殺的危險強度。譬如:他是如何討論自殺?若只是初步的想法,那麼危險程度較低;若已有細部計畫,包括自殺的工具、方式和時間都很具體,那麼危險程度就大大提高了。倘若自殺計畫已經萬事具備,只差臨門一腳,這時做自殺防治的人就要自問:為什麼當事人還坐在這裡?是哪部分的計畫還沒完成?這時只要找出他延遲完成計畫的原因,或許就可以中斷、阻止、避免自殺行動。

     以上敘述是我們一般人對自殺事件容易產生的幾項迷思。我們除了導正這些迷思,也期待及時的介入能協助當事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遺憾。

 

三、       自我傷害或自殺的警告訊號

    社會的壓力因素,每警訊的出現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該如何去做判斷呢?接下來,我們就提供一些可以覺察的方向作為參考的線索:

1. 外表:

體重減輕、表情平淡、疲倦、眉頭深鎖、垂頭喪氣、憂鬱、悲傷、退縮、不想動、儀表不整、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顯得激動及坐立不安。

當情緒由悲哀轉變成正常或高昂時須特別小心,此為高度危險期。

2. 感受/情緒:

感到無助、無望、空虛、無能及強烈之孤獨感,有失落、羞恥、失望之感覺,無價值感、自尊心低落、思考及綜合能力減低、自責感 深、仇恨感、憤怒,有時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行為。

3. 言語:

說話慢、不願與人溝通、表現出想死的念頭,可能直接用話語表示,也可能在作文、作詩、詞曲中表現出來。

4. 行為上的線索:

      A.突然的明顯行為改變;B.憂鬱症狀毫無理由的消失;C.立遺囑交代後事;D.寫告別信給至親好友          E.清理自己所有的東西;F.將自己 心愛之物分贈他人;G.閱讀有關死亡的資料;H.對所有周遭事物失去         興趣;I.社會隔離,與家人、鄰居、親戚朋友往來;J.突然增加酒精的濫用或藥物的濫用。

5. 環境上的線索:

         A.重要人際關係的結束;B.家庭發生大變動,如財務困難、搬家;

C.顯示出對環境的不良因應,並因而失去信心。

6. 併發性的線索:

         A從社交團體中退縮下來;B顯現出憂鬱的徵兆;C顯現出不滿的情緒;D睡眠障礙(失眠)

飲食規則變得紊亂,顯得疲憊、身體常不適的主訴問題增加。

 

四、       自殺防治基本技巧:「一問、二應、三轉

1.「問」( To ask )

    意思是指詢問個案情緒困擾的程度,評估其嚴重性,辨識自殺高危險群以及進行自殺意念與精神症狀的評估。

2.「應」( To response )

    重點在於一旦自殺意圖的風險變得明確,守門人的任務隨即轉變為說服當事人積極地延續生命,介入時機及減少當事人覺得被遺棄」的感覺,是勸說成功的重要因素。

3.「轉( To refer )

    重點在於好的守門人不只被動的阻止自殺也應主動積極協助轉處理,讓當事人在安全與尊重的氣氛中,提供充分說明與再保證,並推薦適當的治療機構。

   

以上描述我們可以了解到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訓練應是自殺防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廣義的自殺防治守門人是指「當個人接受訓練後懂得如何辨認自殺行為,並對有自殺風險者做適當的回應或轉者,即可稱為自殺防治守門人」。只要透過適當的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對校園高自殺危險人(事件)有高度警覺力與敏銳度,更重要是面對自殺的高度危險群時,透過即時傾聽、詢問並評估當下可運用資源為何以協助高自殺危險群

描述: 描述: 回文章頂端

描述: 描述: 心靈急救箱-導師V.S心理師問答集
描述: 描述: *
導師問

     心理師您好,我在學校任教這麼多年,雖然學校方面常常宣導有關自殺防治的相關知識,不過,新聞媒體上還是常常看見類似校園自殺事件的發生,我也擔心自殺的「模仿」效應會在學生面臨壓力時,悄悄地進入他們的思緒裡。因此,我想請教心理師的問題是,有什麼樣的因素可以保護個人不去自殺呢?

描述: 描述: *心理師答

    導師您好,從你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您對學校學生的關心與愛護,您的陪伴與關心,其實就是一位學生去選擇面對自殺行為時最需要的支持。我們感受的出老師的擔心與期待,如果遇到自傷或自傷的學生事件,首要的第一步,建議您還是先通報或尋求負責單位的介入及協助。如果只是單純的自殺意念,我們可以提供老師們幾個可行方法做介入,以協助同學或其他人降低對於自殺意念的產生:

1. 個人活下來的理由:研究指出想到責任或恩情未了、未來的盼望與未完

   成的事、本身信仰宗教的不允許、社會道德的禁止、怕遭受批評、怕死等,

   是使曾有自殺意念或自殺企圖者停止自殺而想要活下去的主要理由;所以,

   進入當事人經驗中,帶他或她找到最可以讓自己關注且活下去的動力,就能  

  降低自殺的可能性。

2. 知覺到社會支持的程度:知識性支持、實質性支持(如金錢支持)、以及情感

   性支持(如與家人的親情支持)等也是保護當事人不會自殺的因素。

3. 陪伴當事人也會直接形成重要的保護因子,降低其執行或完成自殺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1.陳妙絹、陳杏佳、熊秉荃(1996)「某精神科急性病房住院病患自殺行為與處理情況之探討」榮總護理第五卷第二期,127-135

2.陳俊欽(2003)搶救自殺行動:如何對向你表達自殺意圖的親友伸出援手.遠流。

3.鄒建萍、林秀華、陳珍珍、呂雀芬1988)「有自殺傾向之病人之預防與處理」榮總護理第五卷第二期,186-194

4.蔡明昌(1997)「對自殺行為的幾項迷思」諮商與輔導第一三七期,15-16

 

描述: 描述: 回文章頂端

 

返回期刊首頁   |   返回文章頂端


 

 

嘉南藥理大學-學生事務處-學生輔導中心 Copyright c 2008 CNU SAO SCC All Right Reserved.
大學首頁   |    學務處首頁   |    期刊首頁   |    學生輔導中心   |    導師意見信箱   |    導師手冊   |    相關網站連結   |   學務通報  
TEL:(06) 2664911 # 1215 ~ 1218  
專線:(06) 2667330   box136@mail.cnu.edu.tw  Designed by POSU